幣圈項目研究方法論-如何避免當「韭菜」?

生意猿認為「幣圈機會真的很多,用不著每把都跟,就像打德州撲克,看不懂就別跟!」,投資加密貨幣的風險極高,市場雜訊又多,媒體新聞是第幾手消息、有沒有收業配,我們不會知道,跟著新聞作任何投資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不管任何資產類型的投資,最重要的是控制曝險、維持一定現金比例 (緊急預備金、加碼金)跟建倉平均成本。

分享一下作研究的方法跟估值方式給各位猿人參考,如何避免當韭菜?以下內容會以加密貨幣為主的研究方法論,NFT又是另一種思維跟方法,再此就先不論述:

官方網站 (Website)

任何一種加密貨幣項目肯定都有官方網站,描述其理想與介紹,觀察其使用者體驗 (User Experience,UX)的流暢度、使用者介面 (User Interface,UI)的設計感,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如果是用心的項目,會十分注重與用戶資訊的傳達。

路線圖 (Road Map)

項目計劃的開發進展跟時間軸,俗稱路線圖 (Road Map),通常以每季為一個計畫表,更用心一點的項目還會發佈「每月開發報告」。

白皮書 (White Paper)

官方網站上一定有「白皮書」,撰寫其「技術原理」、「長期目標」,無論是其代幣經濟模型、代幣釋放方式、商業模式及收入來源,我們可以從「白皮書」中一窺輪廓。

「商業模式」及「代幣經濟模型」是最需要去思考與判斷的,思考其代幣的「用途」與「價格支撐」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我要買它?

起碼要有兩種以上的買進理由,最起碼要能說服自己,也因為我們想清楚為什麼買進,當下跌時才會抱得心安,也比較有信心加碼。

舉個例子,多數去中心化交易所 (Decentralized Exchange,DEX)採用自動造市商 (Automated market maker,AMM)模型,主要的商業模式就是鏈上「交易」,無需身份驗證 (Know Your Customer,KYC)即可交易,一部分「手續費」就是其交易所收入來源,另一部分成為每個流動性提供者 (小自動造市商)的手續費收入,獲取其他用戶在每筆交易的手續費 (Trading Fee),其實並不難理解,「交易量」跟「用戶」就是該項目的「護城河」。

選擇各種應用、賽道上最優質的項目佈局,我們會獲得超越傳統資產的報酬數倍的潛在獲利。

競品及估值

如果是新應用賽道或許沒有,但如果是常見的應用場景,如公鏈、交易所、借貸、無損彩票、遊戲,或多或少可以找到競爭項目,參考「Coinmarketcap」市值工具,比較其代幣總發行量、幣價、市值、用戶數等作為估值比較。

鎖倉量 (Total Value Locked,TVL)

鎖倉量 (Total Value Locked,TVL)是去中心化金融項目的參考依據之一,需要觀察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鎖倉量狀況,觀察是短期資金湧入,還是長期穩定成長,數值越高表示市場認同度。

可以從「幣圈工具包」或是Debank找到此數據。

審計報告

有被業界安全代碼顧問公司審計過智能合約跟代碼,相對在授權上會安全些,但沒有絕對,需要時間驗證。

用戶數及持有者 (User & Holder)

加密貨幣貨幣、區塊鏈,或是任何去中心化金融合約,對生意猿而言其本質上仍是「網路公司」,「用戶數」等同「使用者」多寡,同時也是潛在的「買家」,俗稱「買盤」,數量越多,自然當下跌時的「支撐力道」會越強。

在短期內市場像是一台投票機,但從長遠來看,它則像是一台稱重機。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Debank可查找到絕大多數的數據,「持有者地址」代表長期持有者 (Hodler)多寡,越多長期持有者自然實際「流通量」會減少,自然下跌波動幅度就會減緩。

社群數據 (Social Media)

「社群時代」平台上是不斷演變,最活躍幣圈社群應該是推特 (Twitter),即使美國大選出現過言論審查爭議,但海外幣圈人士最常活動的仍然是「推特」。

是否維持穩步成長?或是積極發佈新消息?跟用戶互動都是可參考依據。

項目在「社區經營」最常用的是Telegram及Discord,台灣人使用較多的是Telegram,可以觀察項目在Telegram社群的經營狀況,至於項目有沒有專門針對華人Telegram或微信群要看,如果有表示項目方對華人投資者的重視。

臉書目前觀察用戶活躍度持續走下坡,發現區塊鏈項目較少在臉書經營,我想也是為什麼臉書急於轉型成「元宇宙社交」,夾帶財團資金開發,至於能否延續過往累積的本錢,我們就繼續關注即可。

谷歌趨勢

以菲律賓非常火熱的區塊鏈遊戲 (Blockchain Game)為例,目前幾個在Dapp Radar中挑選較火熱的遊戲作搜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資訊:

Axie Infinity (AXS、SLP)在菲律賓的搜尋度,依舊碾壓其他區塊鏈遊戲項目,可能是第一個搶佔菲律賓的遊戲,還推出免出資的另類「獎學金制度」,誕生了新型態的「工作可能性」,加上被菲律賓主流報導過,熱度維持。

接著我們可以排除已經爆發過的項目,再來做第二次搜尋,尋找潛力項目。

另外搜尋結果還可從地區搜尋量跟各個項目的搜尋關鍵字查出些數據當參考。善用「谷歌趨勢」搜尋,可以增加判斷依據。

全球網站排名

使用亞馬遜子公司之一的「Alexa Internet」及總部設立於以色列的免費分析工具「SimilarWeb」來搜尋該項目官網的流量與排名數據,當然這些免費工具的數據未必會吻合,但仍具參考價值。

Alexa Internet

SimilarWeb

一樣以「Axie Infinity」為例作搜尋,可得在菲律賓所有網域中以達到前三十名的流量,算是已經進入菲律賓一億人口的眼球之中,全球排名仍處於上升階段,無論是每次訪問頁數、跳出率,都非常優異。

可判斷主要玩家跟用戶以哪個國家最多,在巴西或是委內瑞拉等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家,都呈現大幅成長。

熱門站點的流量可以從中再去查看,項目的延伸網站或是工具。

可看出菲律賓社交來源最多的還是臉書。

臥底

項目Telegram的社群,可以觀察幾個點,問問題時管理員的態度、項目方的積極程度,反饋問題時多久能解決Bug,以及其他用戶對項目的看法,市場狀況是處於恐慌還是貪婪,都可以在裡頭發現跡象,何時該加倉?

當大家都在靠北帳面虧損、幣價下跌很多人受不了時,那時候加倉,屢試不爽,真香!

建倉技巧

若經過研究認為該加密貨幣具有長期價值、應用,打算分配點資金買入現貨持倉,我們可將其分成四份,或是更多份,依照個人資金狀況,分批買入。

參考歷史線圖、日線圖及恐懼及貪婪指數 (Fear & Greed Index),以此買入一個平均價格,因為我們很難真的預測市場行情時的「最低點」,抓到相對低點就不錯了!

市場全年無休,空手時盡量選擇下跌吸籌,盡量靠左側建倉,創造「可下跌空間」,至於踏空幣圈經常常有,不用放在心上,雖然我們品牌叫「梭哈猿人」,但生意猿是不建議「梭哈」的,哈哈哈。

另外是避免熱點第一波,尤其是剛上交易所或是新發布時就衝進場,運氣好我們跑得掉,運氣不好就是山上真涼,我通常會等距離高點,修正一波,市場情緒降溫時評估後進場。

沈默多數

加密貨幣市場中「暴賺一波」的不少,但「怒虧脫褲」的也很多,懶趴捏著繼續打工回血的更多,只是沈默多數,他們不會講罷了。

正業較忙,時間有限的上班族,或是想輕鬆一點參與市場,可以挑選派網(Pionex)的網格套利機器人使用,設好上、下限交易區間,自動幫我們針對項目,低買高賣,鎖定利潤,雖然利潤未必有抱現貨多,但真的輕鬆。

市場反應的是人性,對手一直以來都是「人」,即使同一種加密貨幣,一樣是有人賺錢,有人在虧錢,重點在建倉均價成本,如何能盡可能降低均價就是「建倉」的藝術了!

結論

推薦延伸觀看一部老港劇「大時代」(The Greed of Man),主題是香港股票市場跟商戰,學習站在主力、庄家思維、人性,看待市場,跟著市場情緒反著操作,要在加密貨幣投資賺到相對股市的超額報酬,說真的沒那麼困難。

坊間有很多老師、Youtuber開課,當然我們可以選擇花錢上課,吸收老師的操作「建議」或是技巧,但我自己覺得「谷歌大神」更神,數據會說話,魔鬼藏在細節裡,無論如何,生意猿是傾向自己作好研究、自己思考判斷,為自己的「血汗錢」負責,虧錢或賺錢都是我們自己承受,想清楚,再動作,共勉之,祝各位猿人加密貨幣的世界,旅途愉快。

最後合約、槓桿工具是看人用,如果是拿來對沖大倉現貨的下跌,那合理!如果只是單純開合約、槓桿,不建議新手操作。遠離合約,可以睡得很舒服。

「幣圈工具包」做好您自己的研究 (Do Your Own Research)!

追蹤我們

歡迎「郵件訂閱」或是追蹤我們「Telegram頻道」,獲取第一手資訊!

  1. 臉書粉絲專頁
  2. Telegram官方頻道
  3. Telegram官方聊天室
  4. @Line官方客服
  5. 台灣蝦皮賣場

回覆